在线播放和下载:
独唱(第一声) | 下载 | |
独唱(第二声) | 下载 | |
独唱(第三声) | 下载 | |
独唱(第四声) | 下载 | |
合唱(四声部) | 下载 | |
独奏(第一声) | 下载 | |
独奏(第二声) | 下载 | |
独奏(第三声) | 下载 | |
独奏(第四声) | 下载 | |
合奏(四声部) | 下载 |
歌谱:1. 四声部简谱 2. 五线谱歌谱
简介(一) (来源:《岁首到年终》)
莫把我弃掉
Pass Me Not
Fanny J. Crosby, 1820 – 1915
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来13:5)
在这弯曲悖谬,亲离友叛的世代,主耶稣的这句宝贵应许实在安慰人。明知犹大要出卖祂,祂仍然「爱他们到底」。祂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论你的光景如何,都是祂爱的对象。
人的爱是何等自私,狭窄,现实,附带条件,且善变。昨天爱你,今天弃你。成功时恭维你;潦倒时,不见踪影。
人间最悲痛的事,都是因「撇弃」肇始:父母遗弃儿女,儿女撇弃父母,夫妻一方丢弃一方及朋友相互背弃的事件已是司空见惯。
尽管如此,仍不要灰心,记着—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祂又说:「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祂」(约6:37)
让我们放胆无惧地进到恩主座前求告祂吧![dropdown_box expand_text=”全文” show_more=”显示” show_less=”隐藏” start=”hide”]「莫把我弃掉」是 Fanny Crosby 著名的圣诗之一,许多布道会、奋兴会都用它收到极大之果效。这首歌,其实是一篇恳求的祷文。虽然作者一生瞎眼,但是上帝并没有放弃她,反而大大地使用她,借着她所作的圣诗安慰、医治了许多人。上帝不丢弃人,除非人自暴自弃。上帝将她这枝压伤的芦苇,修成一枝长笛,能够奏出乐章,成为一种慰藉的工具,这些音符刻骨铭心,谱出了希望的旋律。
1 恳求救主格外垂怜,请听我祷告;
既有别人蒙主恩召,莫把我弃掉。
2 让我进到恩主座前,永远不相离;
一心仰望恳求怜悯,笃信而不疑。
3 只有倚靠救赎功劳,才敢寻主面。
心灵悲伤求主医治,显出大恩典。
4 救主是我平安根源,比生命更宝,
天上地下除主以外,无别名可靠。
(副歌)
救主,救主,请听我祷告,既有别人蒙主恩召,莫把我弃掉。
*凡接受主所赐真正恩典的人有福了,因为恩典是荣耀的先驱── 本仁约翰[/dropdown_box]
简介(二) (摘自:《荒漠甘泉 – 乐侣》)
求主垂怜 Pass Me Not, O Gentle Savior
「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何6:6
「耶稣进耶利哥时。有瞎子呼求祂怜悯,耶稣动了慈心,使瞎子看见。」路18:35-42
基督是一位施恩的主,祂是一位坐在施恩宝座上的主,祂不要我们给甚么,祂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
但是,可怜!可怜!今天有多少信徒,是在那里作法利赛人,要给神甚么。很少人愿意作那给神一个可怜他机会的税吏。
实实在在,当我们每次来到祂施恩宝座前时,我们有甚么可给祂呢?我们只有带着我们这一种荒凉、贫穷、可怜、不堪、软弱的情形来给神一个怜悯我们、施恩惠给我们的机会。
真的,只有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飘荡在路上的人,纔得享受主的筵席。
今日如果有甚么人,他不愿意作一个『受』的人,他不愿意给神一个怜悯他的机会,他是一个不认识自己和不认识神恩典的人。请你再听:『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愚[dropdown_box expand_text=”全文” show_more=”显示” show_less=”隐藏” start=”hide”]
求主垂怜
Pass Me Not, O Gentle Savior
恳求救主格外垂怜,请听我祷告!
既有别人被主宣召,莫把我弃掉。
让我在祢恩座台前,永远不相离;
求祢赐我真挚信心,笃信而不疑。
我只靠祢赎罪救恩,寻求见祢面;
心中忧伤望祢安抚,显祢大恩典。
主祢是我平安源头,比一切宝贵!
天上地下除祢以外,无别名可靠。
(副歌)
救主,救主,请听我祷告!
既有别人被主恩召,莫把我弃掉。
这首圣诗是芬妮克罗斯比(Fanny J. Crosby)和杜恩(William Doane)早期的作品;也是芬妮克罗斯比第一首引起全球注目的诗歌。
芬妮、克罗斯比(Fanny J. Crosby 1823-1915),美国人,在出生六周时,因感冒被误诊而失明。她八岁开始写诗,十五岁时就读于纽约盲童学校,在校中,她的诗曾多次获奖。毕业后任教该校达十一年之久。 1858年她嫁给盲乐师梵阿斯丁(Alexander Van Alstyne),两人以大半时间服务盲童。
她在四十一岁时写下第一首圣诗,到四十四岁时,决定以写作圣诗为终生工作。她一共写了八千四百多首圣诗,她的诗歌洋溢着坚定信心和喜乐,许多著名的奋兴家及圣乐家都喜爱在大会中唱她的圣诗,或特约她写圣诗,她真不愧是圣诗作者中的桂冠诗人。
她从未埋怨令她失明的庸医,反而说:“我相信仁慈的主与祂奇妙的旨意,祂用这种方法,将我分别为圣,使我有机会作祂指派我的事工”。“我若不瞎眼,就绝不会得到这样好的教育,也不会训练成如此强的记忆,更不能使这许多人得到益处”。 在她九十岁的庆生宴上,她说:“在这广大的世界上,没有比讲主的故事给我更大的快乐,因为这是我的信息……我对神和圣经真理的爱慕,在九十岁时比十九岁更真切、更坚定”。她深觉神的恩典是足够她用的,因为在基督里的信心,是足以战胜人生旅途中任何不测的变化。
杜恩(William Howard Doane, 1832-1915)是美国的一位工业家、发明家和慈善家。他在十四岁时就任学校诗班的指挥。 早年与父亲在康州及芝加哥经营纺织厂,嗣后,与人合作,制造锯木机器,在当地是颇具声望的社会与宗教领袖。
他是一位虔诚的浸信会会友,曾任主日学主任达二十五年之久。 他捐大笔金钱与慈善事业,并捐建浸信会大学的图书馆,奉献管风琴给青年会会堂。 他自已家中也设有图书室及音乐室。
杜恩在工作之暇,以作曲及编印诗歌集为乐,一生作曲约2200首。 他经常为芬妮克罗斯比(Fanny J. Crosby)的圣诗谱曲,他们合作的著名圣诗有「莫把我弃掉」(Pass Me Not)、「我乃属耶稣」(I Am Thine, O Lord)、「荣耀归于真神」、(To God Be the Glory)、十字架(Near the Cross)等等。
这首诗的首句是杜恩想起的歌题,他请芬妮填词,但她迟迟未想到合适的词句。
1868年春,芬妮的诗渐为人知,经常有教会,青年会等团体请她演讲。 某日她应邀赴监狱的宗教团契,她唱了一些自己的诗歌并呼召犯人归主。
骤然间,她听到哀哭声:「良善的主啊!莫把我弃掉。」这呼声触动了芬妮的心弦,她马上想到了杜恩的歌题,回家后即刻完成了这首诗歌。 杜恩也即谱上了感人的曲谱,在1870年被刊印在圣诗集上。
1874年,慕迪(Dwight L. Moody)和孙基(Ira D. Sankey)在英国伦敦皇家戏院开布道会,每天都唱这首当时最受欢迎的诗歌。 数年后,孙基在瑞士阿尔卑士山渡假,窗外传来有人用德文在唱此歌,孙基听了,感动不已。
数十年后,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盛大的宴会中,有一位成功的基督徒商人前来对芬妮说,他在伦敦见过她和慕迪及孙基。
芬妮听了很诧异并告诉他,她从未远渡大西洋去过英国。
那商人说:「我虽没有见到你,但自「求主垂怜」的歌中认识了你,而这首歌改变了我整个的生命。
当年我嗜酒如命,无法自拔。 有一晚,我在慕迪布道会中,听到了这首歌,心中自忖:「但愿主不把我弃掉。」第二天晚上,我再去布道会,他们又在唱这首歌。我深受感动,终于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将这首歌当作我的祷告,而戒除了酒瘾。翌年我来美国经商顺利。 数十年来,我习惯地每日都将一首你的诗歌带在身上。」
中英文圣诗集参考
英文歌名 Pass Me Not, O Gentle Savior
颂主新歌 285
颂主新歌(中英双语) 292
教会圣诗 310
生命圣诗 206
新圣诗 135
欢欣赞美 489
圣徒诗集 633
圣诗 481
台语圣诗 479
赞美 378
颂主圣诗 341
赞美诗(新编) 227
青年圣歌II 142
校园诗歌II 43
注:「欢欣赞美」诗集为英文版,原名是 Celebration Hymnal.主,我愿像祢 O, To Be Like Thee![/dropdown_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