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和下载
合唱 (全首) | ||
女高 | 下载 | |
女低 | 下载 | |
男高 | 下载 | |
男低 | 下载 | |
四声 | 下载 | |
伴奏 | ||
女高 | 下载 | |
女低 | 下载 | |
男高 | 下载 | |
男低 | 下载 | |
四声 | 下载 |
歌谱:1. 四声部简谱 2. 四声五线谱
简介(一): (来源:《古今圣诗漫谈》)
耶稣恩友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 这首家喻户晓的圣诗,不知安慰了多少人! 你可知道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诗? 作者史克文(Joseph Scriven 1819-1886),生于爱尔兰,父亲是皇家海军上校。早年他一心想当军人,曾进军官学校,但因健康欠佳而辍。1842年,他毕业于都柏林大学。 在他结婚前夕,他的未婚妻意外堕水溺毙,当时他痛不欲生,但恩友耶稣安慰了他。 他在廿五岁时,伤心地离开了这翠绿的故乡,前往加拿大执教。 数年后,他再次恋爱,可是就在筹备婚礼时,未婚妻突然病故。 自此他孤独一生,将自己的生命、财产,光阴完全奉献给主,让主引导前程,惟有主才是他最亲密的良友。 他生性豪爽,乐于助人,经常帮助贫病和孤寡,时常带了一把锯子,在街头为贫民,残障者或寡妇义务作工。在严冬时,他将衣服和食物与穷苦的人分享,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 1855年,他从最痛苦忧伤的经验中,写下了这首诗。 1857年他母亲在英国病重,他不克前往探望,就把这首诗寄去安慰她。 后来有一次他自己病了,友人来探望他,从他床旁看到这首诗的草稿,阅后好奇地问他可是作者? 他说:「这首诗是主与我共同写的」。 1886年,他不慎灭顶于安大略湖,真是不幸的巧合。这首诗在1865年被编入英国的圣诗集中。 1875年,孙基(Ira D. Sankey,见p.13)将它编入美国的「福音圣诗集」中。虽然史克文祇写了一首圣诗,但百余年来一直是基督徒的至爱。 这首诗的作曲者是孔文士(Charles C. Converse 1832~1918)。他是美国人,早年赴欧就读,回美后专攻法律,但对音乐与哲学有更广泛的兴趣。他作有许多乐曲,但最脍炙人口的,却是1870年作的这首简单的圣曲。 世间友情虽可贵,但经不起时间与空间的考验。人的志趣与观念时常随境遇而变迁,惟独主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良友,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向祂倾吐心声而蒙垂听。简介(二): (来源:《岁首到年终》)
耶稣恩友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Joseph Sciven, 1819-1886…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 15:15)
圣经中,主耶稣与我们有多种关系,其中最令人感动的乃称我们为「朋友」。在今天尔虞我诈,亲离友弃的社会里,祂永远是我们最忠心的朋友,甚至为我们舍命—「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我是谁呢?仁人吗?圣者吗?我只是一个渺小而满有亏欠的人!耶稣竟然为我而死,耶稣是谁呢?祂乃是神尊贵的独生子,竟然为我舍命十字架使我的罪得赦,这样的爱难道还需要解释吗?都已经如此向我们显明了! 此诗自1857年完成以来,不知带给了多少人得到慰藉与鼓舞。Joseph Sciven 于1819 年生在爱尔兰柏林的一个富裕家庭中。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结婚前夕,其未婚妻突然意外溺毙,悲痛之余乃决定离乡别井移居加拿大,以免触景伤情,时为二十五岁,从此他的人生观完全改变,乐于施舍,慷慨助人,特别关爱贫穷人,与哀恸的人同哭。 有一天,远在都柏林的母亲病重,却无法在其身边照顾,于是写了一封安慰信,信中内容即此诗歌。不久,他自己也生病,有位朋友来探访他,在其床前发现此诗的草稿,于是好奇问是否其杰作,他却谦逊地回答:’’这是主与我共同完成的’’。很巧, Joseph Sciven 亦溺毙而死,葬于安大略湖边。请默想这首动人的诗歌:1 耶稣是我亲爱朋友,担当我罪与忧愁;何等权利能将万事,带到主恩座前求。 多少平安屡屡失去,多少痛苦白白受,皆因未将各样事情,带到主恩座前求。
2 是否软弱劳苦多愁,挂虑重担压肩头;主仍是我避难处所,来到主恩座前求。 亲或离我友或弃我,来到主恩座前求,在主怀中必蒙护佑,与主同在永无忧。
*真实的朋友乃是那些加强我与耶稣友谊的人。──吴汉斯
简介(三): 来源:《赞美诗(新编)史话》
恩友歌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经文:“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15:14)。
《恩友歌》的作者斯克利文(J.Scriven,18l9一1886)不是一个诗人。他从来没有写过诗,只是当他准备结婚的前一天晚上,忽然得到未婚妻被水淹死的噩耗,痛不欲生,从极度痛苦中得到恩友耶稣的安慰,于是拿起笔来写了这首诗寄回英国,安慰他的母亲。有人问他怎么也写起诗来了,他坦率地回答说:“那原是安慰家母所写的几行,因她在极端痛苦中。我无意让别人再看它……是我的这位恩友与我二人合作而写成的。” 但这首诗的内在感力,使它流传到各地。桑基和布利斯编订《福音圣诗》时,在杂志上发现了它,特请康弗斯为它谱曲,并将它加进《福音圣诗》。桑基后来对人说:“这首最后选入的圣诗,却成为最受欢迎的圣诗。” 斯克利文于1819年生于爱尔兰,1835年进都柏林三一大学学习,尚未毕业即投笔从戎,不久因健康关系退伍,又进三一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赴加拿大任教员。他为人豪爽,见义勇为,时常拿着工具箱到处免费为孤寡老人修补门窗,作些义务活,因此,得到邻里的称赞。他晚年健康欠佳,患有忧郁症,生活也不宽裕,但从他所守的普利茅斯弟兄会(见第21首注)的信仰得到安慰。后来他的尸体被发现于加拿大安东尼奥省的伊利湖,死因不详。 作曲者康弗斯(C.C.Converse,1832一1918)早年就和桑基、布雷德伯里等福音派作曲家合作编写供主日学校应用的歌谱,以后转向古典音乐的研究,留学欧洲,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深造,与当时有名的音乐家李斯特①、斯波尔(事略参阅第295首)成为莫逆。1859年回国改习法律,在宾州伊里执行律师业务,同时又写作谱曲,成为有名的音乐家。 这首诗的调名有二:1、《伊里(ERIE)》,为纪念他工作的地方和原作者蒙难处;2、《康弗斯:何等恩友(CONVERSE:WHAT A FRIEND)》以纪念作曲者本人和这首不朽名歌的首句。 ①李斯特(Franz Liszt,1811一1886)匈牙利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曾因旅行各地演奏,赢得钢琴大王的称号。罗马教皇曾赐予方丈头衔和授予四品圣职。音乐著作甚多,重要的圣乐合唱作品有《耶稣基督》(1866年)和《诗篇五十三篇》(1863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