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歌 ( O Sacred Head,now wounded )

在线播放和下载:

合唱
四声 下载
女高 下载
女低 下载
男高 下载
男低 下载
伴奏
四声 下载
女高 下载
女低 下载
男高 下载
男低 下载

本首圣诗由网上圣诗班 (环球)录制

歌谱: 1. 四声部简谱        2. 四声五线谱

简介(一)     (来源:《岁首到年终》)

哦!至圣之首受创伤
O Sacred Head, Now Wouned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1-1153

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祂的脚踪行。(彼前 2:21)

受苦是人所不愿意的,人不肯受苦,人所看重的是自己的肉体,人所酷爱的是自己肉体的享受,和世上的虚荣。爱自己有舒适的环境,爱自己有显赫的地位,爱自己有高贵的身分。如果有苦的差遣,苦的工作,或苦的生活,就不免畏缩、迟疑、逃避!我们的主,祂舍弃了自己在天上的荣华,来到这地上为人受苦,祂从马槽受苦起,一直到钉死十字架为止,祂这三十三年多地上的生活与工作,是在苦难中成长,是在苦难中奋斗,末了又在苦难中死去!祂受尽了苦楚,尝尽了苦味,喝干了苦杯。贫穷、饥饿、逼迫,都不足以丧其志; 鞭打、讥笑、辱骂,都不足以动其心。忍最候一口气,流最后一滴血,来结束祂这最苦的一生。祂所受的苦,都是为了你我….。

这首受难歌乃由号称「世界上最圣洁的修道士」Bernard of Clairvaux 所作。当他独自坐在修道院的地窖里,凝视着十字架,悠然神往,思想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痛苦,有感而写此诗。原诗共 350 行,分为七段,都是诚恳祷告之词,分别向主受伤的七处描述,那七处即主脚,主膝,主腰,主胸,主心与主首。

本诗于 17 世纪由 Paul Gerhardt (1607-1676) 从拉丁文译为德文; 于 19 世纪由 James W. Alexander (1804-1859) 从德文译为英文。作曲者系德国一位著名风琴师 Hans Leo Hassler (1564-1612)。

1 哦,至圣之首低垂,满了忧痛创伤,遭凌辱荆棘刺遍,作成冠冕戴上;
哦,至圣之首本有天上一切荣光!虽被弃嫌并血染,我乐归附祢旁!

2 我用何辞来感谢,如此亲爱朋友?因祢舍命极伤痛,慈爱存到永久;
哦使我永远属祢,虽至体力衰朽;求使我一心爱主,永远忠诚信守!

*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是上帝爱表现的顶点、巅峰。── 本田弘慈

简介(二) (来源:《赞美诗(新编)史话》)

受难歌
O Sacred Head,now wounded

经文:“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 !’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 (太27:29—30)。

这首《受难歌》在《新编》简谱本注说:是“12世纪圣诗”;五线谱则具体说是明谷的伯尔纳 (St.Bernard of Clairvaux,1091一1153)作词。这位伯尔纳是中世纪欧洲著名的修道院改革家、神秘主义者和神学大师。伯氏自幼即进入修道院。21岁时带着一批同道,在法国北部深山幽谷里,赤手空拳,自力更生,兴建起一座宏伟的修道院,使原来被称为“痛苦谷”一变而成为“光明谷” (克雷耳服一一即光明之意)。伯氏也因此被称为“灵光谷的圣人”。在他的领导下,这种新型修道院遍及欧洲各地。他们竭力反对当时修道士的养尊处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隐居”生活,以他们敬虔与服务、灵修与工作两方面兼顾的生活,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他的门徒之一,于1145年被选为教皇,称尤基纽斯三世,使他和他的修道院的名声与地位更加显赫。当时欧洲各地宗教世俗领袖,如教皇、国王、侯爵、贵族都亲临修道院,面聆教益。但他不慕功名财利,不羡高官厚禄,终生任修道院院长;他以道德、人格、朴素的生活、真挚的服务,赢得人们的景仰。他死后,罗马教廷于1174年册封他为圣人。但为他作传的人说:“他所遗留的优美诗篇,被普世信徒传诵不绝,比列品圣人更为荣耀。”

尽管近代有人考证这两首诗 (另一首为《新编》第246首《慕主歌》)在伯尔纳以前就已经在教会中流行,但伯尔纳所倡导而且躬自实行的虔敬、舍己为人的生活,以热爱基督作为工作最主要的动机,使这两首诗更加美丽。

《受难歌》原是从中古时期修道士虔诚默想救主受苦的一首长诗中选译出来的。原诗共三百五十行,又分为七段,每段各五十行。分别默想主受伤的七处 (脚、膝、手、腰、胸、心、首)而发出的诚恳祷告。《受难歌》是原诗的最后一段。

这首诗经德国信义会吉尔哈德 (Paul Gerhafdt,1607—1676)牧师译为德文后,才引起了各国信徒的注意。中文所采用的是刘廷芳根据英文译出。教会宗派虽有不同,民族也有别。而对于救主的钦崇景仰,毫无二致。《受难歌》由拉丁文译成德文,而由德文泽为英文、中文,不但没有减低其原有感力,而且能从不同的言语表现了救主代死的大爱奇功和信徒感恩颂赞的真挚感情。

这首诗的曲调名为《受难众赞歌 (PASSlON  CHORAL)》,是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哈斯勒 (H.L.Hassler.1564一1612)所写。哈斯勒自幼跟父亲学习音乐,后又到维也纳从师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加布里埃利 (Gabrieli)学音乐,1585年在奥格斯堡任管风琴师,1601一1604年在纽伦堡。自1608年到他去世,一直在德累斯顿任管风琴师。哈斯勒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复调音乐①大师及威尼斯复调合唱风格的巨匠。他的乐曲表现出非常深刻的宗教情感,甚至使不信教的人听了都会受感动。这首乐曲非常有名。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巴赫在他的《马太受难曲》中,曾五次使用此曲调配以不同的和声。《新编》中所选用的和声为巴赫所配,是《马太受难曲》中的第17首。原和声为bE大调,《新编》所采用的是根据《普天颂赞》C大凋的和声曲谱。巴赫的这首和声堪称为佳作,在和声学举“众赞歌 ”例子时,常以此首为例。乐曲和声丰富,效果强烈,各部进行流畅,充分表现出对受伤之主的悲伤心情。

①复调音乐:一种作曲风格。作曲家特别注重每一声部的旋律性。

简介(三)

受 难 歌   《赞美诗(新编)》第97首
O SACRED HEAD,NOW WOUNDED

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了冠冕给他戴上。    可15:17

圣周是从复活节的前一个主日(棕枝主日)开始,到圣周六“埋葬日”为止。其中有两个重要节日:一是圣周四的“主设圣餐日”;二是圣周五的“受难日”。

受难日是基督教重要节日,是圣周中最重大的节日,节日设定于公元4世纪,是纪念主耶稣为世人的罪受苦、受难,被钉于十字架的日子,节日的时间是复活节前的第三天(星期五),又称圣周五

《受难歌》是12世纪拉丁名歌,相传是克雷尔服(明谷)的伯尔纳(St.Bernard of Clairvaux,1091-1153)所作。他是中世纪欧洲著名的修道院改革家、神秘主义者和神学大师。伯尔纳自幼即进入修道院,21岁时带着一批同道,在法国北部深山幽谷里,赤手空拳,自力更生,兴建起一座宏伟的修道院。使原来被称为“痛苦谷”一变而成为“光明谷”(克雷尔服——即光明之意)。他也因此被称为“灵光谷的圣人”。在他的领导下,这种新型的修道院遍及欧洲各地。他竭力反对当时修道院养尊处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隐居”生活。以他的敬虔服务、灵修与工作两方面兼顾,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他的门徒之一,于1145年被选为教皇,称尤基纽斯三世,使他和他的修道院的名声与地位更加显赫。当时欧洲各地宗教世俗领袖,如教皇、国王、侯爵、贵族都亲临修道院,面聆教益。但他不慕功名财利,不羡高官厚禄终生任修道院院长;他以道德、人格、朴素的生活、真挚的服务,赢得人们的景仰。他去世后,罗马教廷于1174年册封他为圣人。但为他作传的人说:“他所遗留的优美诗篇,被普世信徒传诵不绝,比‘列品圣人’更为荣耀。”

尽管近代有人考证这两首诗(另一首为第409首《慕主歌》)在伯尔纳以前就已经在教会里流行,但他所倡导而躬自实行的虔敬、舍己为人的生活,以热爱基督作为工作的最主要的动机,使这两首诗更加美丽而不胫而走。《受难歌》原是从中古时期修道士虔诚默想救主受苦的一首长诗中选译出来的。原诗共350行,又分为7段,每段各50行。分别默想主受伤的7处(脚、膝、手、腰、胸、心、首)而发出的诚恳祷告。《受难歌》是原诗的最后一段。

这首诗经德国信义会吉尔哈德(Paul Gerhardt,1607-1676)牧师译为德文后,才引起各国基督徒的注意。中文采用的是刘廷芳1929年根据英文译出。教会宗派虽有不同,民族也有区别,而对于救主的钦崇和景仰却毫无二致。《受难歌》由拉丁文译成德文,而由德文译为英文、中文,不但没有减低其原有感力,而且能从不同的语言,表达了救主代死的大爱奇功和信徒感恩颂赞的真挚感情。

这首诗的曲调名《受难众赞歌(PASSION CHORAL)》,是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哈斯勒(H.L.Hassler,1564-1612)作于1601年。哈斯勒自幼跟其父学习音乐,后又到维也纳师从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加布里埃尔(Gabrieli)学习音乐,1585年在奥格斯堡任管风琴师,1601-1604年在纽伦堡。自1608年去世,一直在德累斯顿任管风琴师。哈斯勒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复调音乐(复调音乐:一种作曲风格。作曲家特别注重每一声部的旋律性)大师及威尼斯复调合唱风格的巨匠。他的乐曲表现出非常深刻的宗教情感,甚至使不信教的人听了都会受感动。

这首乐曲非常有名,德国伟大的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n Sebastian Bach,1685-1751;事略参阅第118首《真神圣道显肉身》)在他的《马太受难曲》中曾5次使用此曲调配以不同的和声。本诗集中所选用的和声为巴赫所配,是《马太受难曲》中的第17首。原和声为降E大调,本诗集采用的是C大调的和声曲谱。巴赫的这首和声堪称为佳作,在和声学举“众赞歌”例子时,常以此首为例。乐曲和声丰富,效果强烈,各部进行流畅,充分表现出对受伤之主的悲伤心情。此曲本来是一种通行的俗乐旋律,经巴赫改动后,在新(基督教)旧(天主教)两教中备受欢迎。

此曲中的延长记号不作延长使用,仅为乐句分句之用。全曲速度不宜快。

歌词由刘廷芳1929年译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