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中国教会

播放和下载

  合唱  
四声 音频播放器 下载
女高 音频播放器 下载
女低 音频播放器 下载
男高 音频播放器 下载
男低 音频播放器 下载
  伴奏  
四声 音频播放器 下载
女高 音频播放器 下载
女低 音频播放器 下载
男高 音频播放器 下载
男低 音频播放器 下载

本首圣诗由网上圣诗班录制

歌谱:1. 四声部简谱        2. 五线谱歌谱

简介(一)     (来源:《赞美诗新编史话》) 

我爱中国教会


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 (弗4:4—5)。

      在《新编》收集的新创作诗歌中,这是各地信徒普遍唱颂的一首。

      这首诗产生的过程是这样的:沐恩堂是处于上海闹市的一所大礼拜堂,拨乱反正以后,1979年在该市首先恢复礼拜。1981年该堂筹备召开本区 (黄浦区)基督教代表大会,有信徒提出在举行开幕礼拜时,最好有一首赞美诗,可以唱出当今中国基督徒热爱教会的感情。在沐恩堂工作了半辈子的史奇珪牧师 (简历参阅第9首)亲身经历这个堂的巨大变化,也深有同感,觉得义不容辞,经过祷告与思考,便写下了这首诗。当时只有一节,即现在的第一节。谱曲以后,先教唱诗班内几位学唱,在开幕礼拜时献唱。

      唱诗班人员孙定武弟兄那天献唱完毕以后,被这首诗抓住了,在回家的路上反复哼唱。他回想起十年动乱期间,每晚临睡前祷告中第一个祈求,就是求神复兴中国的教会;1979年9月2 日沐恩堂复堂礼拜,听到牧师领祷时,如何禁不住流出眼泪的情景,更感到这首诗确是谱出了中国教会新的一页。他觉得这首诗的曲调十分有力,动听,并且容易学习。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太短了一些,言犹未尽,如能添上几节,肯定会成为一般信徒都爱唱的一首赞美诗。几天以后他告诉史牧师他有感动再写几节歌词,这本是史牧师想做而没有来得及做的,当然竭力鼓励。这样,这首诗便丰富起来了。当《新编》编辑工作开始以后,同工们发现了这首诗,便要求他们二人重新综合整理而定稿。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教会的时代特点。譬如:

      一、我国教会得到神的特别带领与恩待。我国教会人数不多,几经沧桑,在解放前不能独立自主,十年动乱又受到冲击与逼迫,但我国教会却能复兴而兴旺,这完全是出于神的带领、眷顾、赐福、恩待。这首诗的首句就表达了这个基本含义。

      二、教会以耶稣为元首。这首诗副歌的首句原为“我爱中华三自教会”,后改为“我爱中国基督教会”;因教会属于神,必须靠主来治理。“自治、自养、自传”是神带领中国教会所遵循的方向与原则,目的乃为“焕发主光辉”。三自的“自”是对教会过去受外国控制的局面而言,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是向神闹“独立”.

      三、不强调教派,走联合的道路。诗中所提的“一主、一信、一洗’,“同心合意”,“彼此相爱”,都是圣经教训,也是中国教会这些年来在圣灵带领下所努力推进的目标。我们一定要竭力保守合而为一的心。

       四、教会是“金灯台”。信徒需有了荣神益人”的见证。在我们的讲台上经常提到的信徒要“作光作盐”,教会要“得众民的喜爱”,在这首诗中都体现出来。

      五、教会要“传扬基督、高擎十架”,相信“主永远与我们同在”。这个结尾落实于我们对教会的前途充满信心与盼望。 

      有人对这首诗的题目曾经提出一个问题:普世的教会都是基督的身体,信徒都该爱,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我爱中国基督教会”?对此,词作者孙定武有一段很好的体会。他说:“神把我们安排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生活,每个人对周围的事物,如自己的祖国、家乡、家庭、亲属、朋友、同事,总有一个特定的感情,我们在某一个教会里敬拜神,对这个教会和其中的肢体总感到特别亲密。中国基督徒爱中国教会是很自然的感情流露。当然,首先是出于对主的感情,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外国的教会不爱、不交通、不来往。但是,如果我们对于看得见的、处身于其中的中国教会不爱,怎么能说我们是爱众教会呢?”

      这首诗的曲调采用4 /4进行曲式,唱时使人产生振奋、前进的情绪,形象地表示中国教会在迈进。同时,它仍具有传统赞美诗的格律。特别是副歌“我爱中国基督教会”,这句“爱”字停在最高的“  ”音上面,且延长时值,很能唱出发自内心的真情。

       由于这首诗在词与曲方面有上述特点,特别适用于隆重的礼拜场合。当我国基督教举行全国会议,在各省市自治区举行基督教代表会议,或三自爱国运动周年纪念日活动时,大家往往选唱它。“我爱中国基督教会”的歌声如大水的声音,感人至深。我们应该为两位作者合作写出这首圣诗感谢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