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播放和下载:
合唱 | ||
四声 | 下载 | |
女高 | 下载 | |
女低 | 下载 | |
男高 | 下载 | |
男低 | 下载 | |
伴奏 | ||
四声 | 下载 | |
女高 | 下载 | |
女低 | 下载 | |
男高 | 下载 | |
男低 | 下载 |
本首圣诗由网上圣诗班 (环球)录制
简介(一) (来源:《古今圣诗漫谈》)
快乐歌 (Joyful, Joyful, We Adore Thee)
这首被称为最快乐的圣诗的作者是范戴克(Henry van Dyke, 1852-1933)。他出生在美国宾州的德国城,是一位卓越的长老会的牧师,也是大学教授。威尔逊总统曾派他出任荷兰及卢森堡大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曾任美国海军军中牧师。他著作众多且畅销,如「第四博土」(The Other Wise Man),「伤心的牧人」(The Sad Shepherd),散文,诗集及灵修书籍等。
1907年,他应邀在威廉斯大学演讲,当地的青翠山峦,引起了他的遐思而写了这首诗,赠送给威廉斯大学校长,并说必须要谱以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第九交响曲主题,最后乐章的大合唱「欢乐颂」(Hymn of Joy)来唱。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最后的一首交响曲,也被认为他最伟大的创作,他前后花了六年时间,完成于1823年。1824年公开演出时,他已全聋,但仍亲自指挥乐队,演毕时他听不到如雷的掌声,直到一位队员扶他转身,他才看到成千的听众站立,挥手帕向他致敬。
戴克说他写这首诗是表达对 神的伟大创造的敬意。
第一节:以快乐的心来崇拜,驱散人间的愁苦烦恼。
第二节:诸天万物,述说祂的荣耀。
第三节:主内一家,信徒友爱相亲。
第四节:天父统治,信徒凯歌前行。
目前本诗歌所用的曲调,是取用英国作曲家贺爱德(Edward Hodges,1796-1867)的改编。
简介(二) (来源:《岁首到年终》)
快乐快乐我们崇拜
Joyful,Joyful,We Adore Thee
Henry Van Dyke, 1852-1933
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 8:10)
基督徒的喜乐不是由于一时情感的冲动,基督徒的喜乐乃是建筑在最坚固的根基上。这根基是指:
一、因为从痛苦、捆绑中得到释放而喜乐。
二、由于有了永生神作永久的依靠而喜乐。
三、由于圣灵的内住而喜乐,因为圣灵果子中就有喜乐,所以信主的人内心中自然涌出喜乐。
进一步说,为什么要喜乐?因为这是神的旨意(帖 5:16)。在这世界上有许多的事叫我们不喜乐,但主却命令说,要常常喜乐。我们的喜乐若投身于神自己,而不是建筑在四周的事物上,就不致软弱,反增添力量。
这是一首被圣诗学者公认为英语世界中最能表达喜乐的圣诗。作者 Henry Van Dyke 1852 年 11 月 10 日生于宾州之 Germantown 。一生中被推为在本国中最能干的长老会传道人及崇拜的带领人。 1900-1923 他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文学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海军军牧,曾被 Wilson 总统派至荷兰及卢森堡之大使。他也是灵修书籍多产作家,其著作皆极畅销。他说此诗乃表达基督徒对神的伟大创造,肃而起敬,欢呼雀跃的抒情歌。曲调采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章之“Hymn of Joy”,是作于 1817–1823 间,付印于 1826 年,这是贝多芬最后的乐章,也是最精彩的部份。
1 快乐快乐,我们崇拜,荣耀上主爱之神,
心如花开,到主面前,主如旭日,我欢迎。
苦意愁云,恳求消化,疑惑黑荫求散尽,
永恒快乐,求主赏赐,旭日光华满我心。
2 主是不断赞美中心,主所造物都欢欣,
群星天使,团聚讴歌,天地反映主光明,
高山幽谷,沃野森林,草场积翠波如镜,
清歌小鸟,轻注流泉,唤起我们颂主心。
*除了来自上帝之外,喜乐是不会存在的。 ── 约翰卫斯理
简介(三) (来源:《岁首到年终》)
Joyful,joyful,we adore Thee
经文:“耶和华啊,你一切所造的都要称谢你;你的圣民也要称颂你” (诗 145:10)。
《快乐崇拜歌》是一首20世纪的新诗。它以快乐的崇拜,驱散人们的 “苦意愁云 ”和 “疑惑黑荫 ”,又以大自然的美丽,唱出“兄弟友爱系人群”;祝祷信徒们能以过得胜 的生活,并歌唱着不停地前进。
这首诗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牧师、作家兼外交官范 .戴克 (Van Dyke,1852— 1933)。他于187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进普林斯顿神学院求学,并历任好几个长老会会堂的牧师。1899年起担任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文学教授; 1913年被威尔逊总统任命为驻荷兰和卢森堡公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任美国海军少校级随军牧师;晚年从事写作,并被选为美国艺术与文学研究会主席。范.戴克著书二十五本,其中为我国信徒比较熟悉的有《第四博士》,其它著作如《兰花》、《伤心的牧人》等,也都充满了服务的热诚,积极的安慰和希望的信心。1905年起他担任长老会《公共崇拜礼文》的主编;1932年,该书修订本再版时,他还是编委会的委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 1907年时范.戴克应邀在美国威廉斯大学演讲。该地的青翠山峦引起了他的遐想而作这首诗的。诗写成后献给威廉斯大学校长,并说“必须配 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主题来唱”。在范.戴克写成这首诗以前曾有许多赞美诗的作家,都曾想以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主题来写一首赞美诗,但都没有成功,直至 1911年美国长老会新编的《赞美诗》首次实现了范.戴克的意愿。1934年由刘廷芳博士译为中文,收入《普天颂赞》,首次将这首歌介绍给我国的信徒,今已普遍在各教堂唱颂.
《快乐崇拜歌》一《欢乐颂》的作者贝多芬(L.V .Beethoven,1770— 1827)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的《月光钢琴奏鸣曲》的故事,在我国也流传甚广。贝多芬的祖父与他同名,是位声乐教师,在科隆选侯宫廷乐队中工作;他父亲承继他祖父的工作,但他是一个酒鬼。贝多芬喜欢他祖父,不喜欢他父亲,因他常遭受其父打骂,并把他锁在房中;逼他练习弹钢琴,甚至有时半夜喝醉了酒回到家来;把小贝多芬叫醒,命他练琴。他父亲为要使他成为“神童”,在他 13岁时,瞒了两岁说他 11岁而开演奏会。这情況到贝多芬40岁时,在教会的受洗簿上才弄清楚。起先,贝多芬只是以演奏钢琴为主,后来因耳聋,就以作曲为主,他的一些重要作品,都是在他耳聋后创作的。他热爱生活,耳聋后觉得命运太残酷了,但他说:“我绝不忍受,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把它捏碎。”他曾说:“如此美丽的人生我愿再活一千次”;“如果我能活到 100岁,我也觉得死得太早。”他最爱大自然,常在公园、果园、森林中散步,他说:“我听到树木、岩石在歌唱。”他一生贫穷,没有结婚,死后在他的遗物中没有什么钱,只有一架破钢琴和一些乐谱。他活着的时候,人们不大注意他,但在 l827年3月29 日他的葬礼上,维也纳却出动了上万辆马车,约有两万人为他送葬。他曾写过一些宗教音乐,最有名的是《D大调庄严弥撒》,这是他精心的作品。他曾写道:“这是由心灵深处而出来的,愿它也能达到人们的心灵深处。”他还写过《C调弥撒》和神曲《基督在橄榄山上》《第九交响曲》是他晚年的作品,写于 1817至 1823年。作品中表现出他热爱大自然、热爱人民的心情。原词中有:“我拥抱你们,亿万人民 ……一切生命都蒙福,昆虫也得到神的祝福,撒拉弗与神同在一起。”乐曲经霍奇斯 (E.Hodges,1796一1867)①稍加改动,配以范.戴克的诗。如今世界各地的教会信徒,都非常喜爱这首快乐的赞美诗。曲调名叫《欢乐赞美诗 (HYMN TO JOY)》,有时也叫《波恩》 (贝多芬出生之地)。
①《新编》内有两位霍奇斯.请参阅作者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