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慕福地 (The Sweet By And By)

播放和下载

合唱
四声 下载
女高 下载
女低 下载
男高 下载
男低 下载
伴奏
四声 下载
女高 下载
女低 下载
男高 下载
男低 下载

本首圣诗由网上圣诗班(环球)录制

歌谱:1. 四声部简谱        2. 四声五线谱

简介(一)     (来源:《赞美诗新编史话》) 

赞慕福地歌
The Sweet By And By

经文:“你的日头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也不退缩;因为耶和华必作你永远的光,你悲哀的日子也完毕了” (赛60:20)。

这首《赞慕福地歌》是两个信徒在半小时内合作而成的一首比较流行的福音圣诗。1867年时,词作者贝内特 (S.F.Bennett,1836一1898)正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一家药房里作医生。一天,他的好友韦伯斯特(J.P.Webster,1819一1875,见第244首注①)进来找他,后者爱好音乐,会作曲。他们二人正从事出版活页乐谱工作。韦伯斯特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一进门,贝内特就发现他神情不对,似乎快要发病的样子,便扶着他说:“怎么回事?”韦氏回答说:“没事,没事,到那日就会好的。”贝内特从“到那日就会好的”这句话中,联想到信徒的生活在主里面越过越甘甜,觉得是很好的写诗题目,便在一旁拿起纸笔,很快地写下了这首“有一地比白日更光彩”,递给韦伯斯特。韦氏接过来念后,立刻精神振奋,病魔退避,脸上展露了笑容。恰在这时,另外两个朋友也走了进来,一个手中挟着一把提琴,韦伯斯特立即拿起提琴,按着词句第一次拉出了这首《瞬即甜蜜 (SWEET BYE AND BYE)》(或称《到那日乐无比》),随后配上了和声。就这样,贝内特作词,韦伯斯特作曲配和声,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如此默契,如此神速,成为美谈。他们与两位朋友一齐将这首新曲合唱了一遍,这时又来了一位朋友,听完这首诗含着眼泪激动地说:“这真是一首不朽的作品 !”

的确,这首《赞慕福地歌》是一首不朽的作品。因为它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唱颂’安慰了无数失望悲哀的人。

词作者贝内特出生于美国西部。韦伯斯特出生于美国曼彻斯特,是韩德尔与海顿学会会员,毕业后从事音乐工作。

简介(二)     (来源:《岁首到年终》)

赞慕美地
Sweet By and By
Sanford F. Bennett, 1836 – 1898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约 14:1-2)

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既然它是存在的事实,如果我们能聪明的面对它,也就可以给我们一个快乐的结局。

很多人不会想到自己将要死去。死亡好象祇与别人有关的事。名言说:「一个人没有准备好去死,他也不会准备好去活。」假如你有一个亲爱的人被死亡夺去了,你便会开始了解死亡的意义。

死亡不是毁灭而是改变,物体之外形可变,但精萃永存。煮水可成蒸气,降温乃为冰。其形虽异,其质则一。死亡虽像是终结,但亦即开始。白日虽完,黑夜接踵而至。太阳下山,月亮却上升了。死亡祇是改变我们的形态,使我们可以从一个有时间局限的房间里,转入永恒的原野中。耶稣之后活,使我们有盼望面对未知的明天──可与主永远同在。此诗乃众信徒深受安慰的一首福音诗歌,特别是在丧礼时。美国南北战争之后,Sanford Bennett──本诗作者,回到 Wisconsin 开药房。Joseph Webster ──本诗编曲者,是一个出名的小提琴手,专业音乐老师。他们两人经常在药房闲聊,后来成为深交,这首诗歌是在药房,两人即兴合作而成的。

当时,Joseph Webster 拜访 Sanford bennett 的药房时,携带一把小提琴,情绪很沮丧,Bennett 问他近况如何,webster 回答「再不久就会较好一点」。「再不久」言三字触发其灵感,立刻写下这首诗,接着 Webster 当场配曲,拿起小提琴一拉,两人就唱起来了。

今天许多游客到 Wisconsin 参观 Webster 之故居,仍可看到该小提琴。

1 有一地比日中更光彩,虽遥远我因信望得见,
我天父在那地常等待,早为我备安宅于里面。

2 到美地我必随那众圣,声和谐歌新诗赞颂主,
心快乐得永远之生命,再无惧也无忧更无苦。

(副歌)
到日期我乐意同众圣相聚会在美地。

*天堂的门是向被世界撇弃的基督徒敝开的。── 达秘

简介(三)       (摘自:《荒漠甘泉 – 乐侣》)

同聚美地      Sweet By and By

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来4:9直译

一位著名的事奉主的工人告欣我们他母亲的故事:

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多忧多虑的人。他常花数小时和她谈话,要想叫她看见烦恼是一个罪,但是一点没有用处。她曾饱经许多苦楚,特别是为未来忧虑的。

一天早晨,他母亲下楼来吃早餐;满面笑容,和平常大不相同。他心中非常诧异,就问她甚么事情叫她这样喜乐;她告欣他……夜间她做了一个奇异的梦。

梦中她和一大群疲倦、背重担的人,同在一条大路上行走。他们背上都背着许多黑色的包裹;她看见许多形状可憎的恶魔把那些黑色的包裹撒在地上,让人们去拾起来背着。

她自己也像别人一样,背着那些无须背的重担,觉得非常苦重。过了一会,她抬起头来,看见一位人子,带着一个荣耀的慈颜,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安慰人们。

最后那位人子走到她身边来了;她仔细一看,原来是她的主。她仰起头来告诉祂,她非常疲倦,祂带着一个忧愁的笑容对她说;

『亲爱的孩子,这些重担并不是我给你的;你用不着去背它们。它们是魔鬼给你的,魔鬼要把你的命压出来,你知道么?所以你只要将它们丢下来,连你的手指也不去摸一摸,你就会觉得道路容易了,你也会觉得像生了翅膀一样。』

祂用手一摸,看哪,平安和喜乐充满了她的全身;她把她的重担一掷,正想倒在祂脚前感谢祂,她突然醒了,发觉她一切的挂虑都消失了。从这天起,直到她死的日子,她成了全家最喜乐的一个人。

有一地比日中更光耀,虽遥远,我因信望得见;
我天父在那地常等候,早为我备安宅于里面。

到美地齐歌咏而颂赞,同众圣徒喜乐到万年;
真快乐有永远之生命,无惧怕,无忧愁,无挂念。

我圣父在高天何慈爱,将至尊独生子降于世;
开福源一直流至万代,主恩惠要赞美永不止。

(副歌)
到日期,乐无比,与众圣徒聚会在美地;
到日期,乐无比,与众圣徒聚会在美地。

神为祂子民预留一安息美地,到了日期,众圣徒都聚集在一起。 这是一首基督徒的叙事诗(Christian Ballad)。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曾任志愿兵少尉的班纳特(Sanford F. Bennett, 1836 – 1898)解甲回乡,他在威斯康辛州的Elkhorn开了一间药房。

1867年秋的某日,他的好友小提琴手及作曲家韦斯德(Joseph P. Webster, 1819-1875)来访。 他们两人时常合作诗歌印成单张,供人歌唱。每当韦斯德情绪低落时,班纳特经常给他开一处方,就是作首新诗,叫他配曲。

那天韦斯德又面带愁容走入药房,医生问他:「你又怎么了?」韦斯德回答说:「没甚么,过一会(by and by)就好了。」
班纳特笑道:「何不作一首Sweet By and By 的诗歌?」
韦斯德思索一下就说:「那你来作诗,我就谱曲。」

班纳特就回到他办公桌上埋首疾书,作成了三节及副歌。 韦斯德读后,就拿起随身带的小提琴拉奏,不到半小时,这首圣诗就完成了。

正巧有两个善歌的友人来访,他们当即用四部试唱。这时班纳特的妻舅走入说:「我在对街经过,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不得不进来。 我从未听过如此动人的诗歌,它一定会永垂不朽。」

嗣后,班纳特进医学院攻读,1874年毕业后,行医达廿二年之久。

这首诗歌当初曾遭出版商拒绝。 他们把它编印在主日学歌集中,不久儿童就在街头歌唱。 1873年,梅恩(Hubert P. Main, 1839-1925)将它改编,配上钢琴伴奏,这歌才开始流行。 后Walter C. Stier将它作成一首钢琴变奏曲,是廿世纪中叶,最受欢迎的圣诗钢琴变奏曲。

梅恩的父亲是一位旧式的音乐老师,他自幼随父亲习音乐。 少年时在教会弹手风琴。 他先后任职于数音乐出版公司,因此许多诗集都由他经手编辑和校对。其间他曾从师数字著名音乐家学和声和作曲。 梅恩收藏有七千余本古代音乐书籍,音乐家的自传与原稿。

他记忆力极强,对曲名、作者生平、无论是古代教会音乐或现代的美国教会音乐,都能历历如数家珍,他是音乐出版界的活动字典。 他衷心相信大众音乐及福音诗歌的功效,并竭尽其力,促其发展。